券商资管业务加速转型“公募+私募”协同发展
== 2025-5-27 18:21:29 == 热度 197
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5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5pt;}
管理规模逼近10万亿元的券商资管业务正经历重塑,行业竞争加剧。在券商转型进程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应对大集合产品(运作模式参照公募基金到期潮、获取公募基金牌照成为“必答题”。
目前,部分券商资管凭借“公募+私募”双牌照优势,加速业务布局和规模扩张。然而,仍有不少券商由于尚未取得公募基金牌照,在大集合产品到期时面临诸多限制。近期,多家券商或资管子公司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协同”,计划将旗下大集合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公司旗下或同一股东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券商或资管子公司选择股东关联的基金公司作为大集合产品的新管理人,兼顾了市场稳定、资源整合、产品升级和操作便利性,是可行性较高的整改方案。”
大集合产品面临抉择
在资管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向公募渗透已成为券商资管实现做优做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公募业务对券商资管的战略价值已不言而喻。Wind资讯数据显示,大集合产品数量共计167只,截至一季度末合计管理规模达3570.32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共75只、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共49只、货币型基金共34只。然而,全行业仅有15家券商或资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众多券商或资管子公司因牌照缺失,不得不在大集合产品到期时,在延期、清盘、变更产品管理人等方式中选择其一。
近期,券商大集合产品到期困境愈发凸显,相较于延期及清盘,不少公司转向“主动协同”,选择将产品的管理人变更为同一股东旗下的公募基金公司。以中信证券资管为例,近期,中信证券资管拟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将公司旗下“中信证券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17只大集合产品变更管理人为华夏基金(中信证券持股62.2%、变更注册为公募基金相关事项。除中信证券资管外,5月19日,国元证券也发布公告称,拟将“国元元赢六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管理人变更为其参股的公募基金公司长盛基金。5月12日,东海证券发布公告称,当日起,“东海证券海鑫双悦3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产品管理人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