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摩尔线程叩响科创板大门:国产GPU“独角兽”的破局与突围
== 2025-7-1 17:33:20 == 热度 198
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61位。  生态突围:从“兼容CUDA”到“万卡集群”  面对英伟达CUDA生态300万开发者的绝对优势,摩尔线程选择“兼容+开源”双轨战略:其MUSA架构通过代码移植工具MUSIFY实现CUDA代码零成本迁移,目前已适配超千款应用;开源社区方面,公司先后开源音频大模型MooER、推出OpenCV-MUSA计算库,吸引超10万开发者入驻。  在算力基建层面,摩尔线程正构建“万卡集群”护城河。2024年,其夸娥智算集群从千卡升级至万卡规模,采用自研的MCCPlatform算力管理平台,实现GPU利用率提升40%、故障恢复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该集群已服务智谱AI、百川智能等头部大模型企业,在2025年DeepSeek-R1模型推理需求爆发中抢占先机。  摩尔线程的冲刺恰逢国产GPU历史性机遇期。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中,国产算力占比已从2022年的15%跃升至40%,预计2025年底将突破50%。政策层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将GPU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国产GPU流片费用给予最高50%补助。市场需求端,英伟达H20等特供版芯片出口受限,催生出巨大替代空间。  尽管势头迅猛,摩尔线程仍面临三重考验:技术层面,其GPU硬件性能与英伟达仍存在2代以上代差,需通过软件优化弥补;生态层面,MUSA开发者数量不足CUDA的0.5%,应用场景覆盖度有待提升;商业化层面,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高达98.16%,64亿元存货中跌价准备超7000万元,显示客户集中度与库存管理风险。  根据规划,80亿募资中19.8亿元将投向AI SoC芯片研发,其“长江”系列芯片已集成CPU+GPU+NPU+VPU异构架构,并拿到多家车企智能座舱订单,试图在汽车芯片领域开辟第二战场。  摩尔线程正以“技术全栈化、生态开源化、应用场景化”为武器,向全球GPU格局发起挑战。正如招股书扉页所写:“国产替代没有捷径,唯有以时间换空间,以资本换技术。”摩尔线程的五年狂奔,恰是中国芯片产业突围战的微观缩影。  (经济观察网 万佳/文)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