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冲刺科创板IPO
== 2025-7-2 7:04:57 == 热度 197
4.9亿元。研发投入方面,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11.2亿元、13.3亿元、13.6亿元。三年研发投入为 38.10亿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 626.03%。  本次募集资金方面,摩尔线程表示,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按照公司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创新路线对现有业务进行提升和拓展,有利于公司提高技术攻关创新水平、加速实现新产品的量产及产业化,完善GPU产品和生态布局,从而持续提升公司关键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国产GPU企业争相启动上市 相关概念股受青睐  除摩尔线程之外,同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另一GPU芯片设计企业沐曦股份科创板IPO申请也获得受理,拟募资30亿元。主要将资金用于第二代高性能计算GPGPU曦云C600和第三代曦云C700、AI推理GPGPU、前沿应用领域GPGPU的研发。  上述两家公司均备受资本追捧,早早就已进入了“独角兽”行列。  此番国产GPU企业上市节奏加快与政策端不无关系。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最新提出了继续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以及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等。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将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尤其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硬科技”前沿领域提供资本化路径,吸引更多风险资本提前布局高潜力项目。  市场方面,IDC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GPU仍将占据全球AI芯片八成市场份额。根据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2020年全球GPU市场规模为254亿美元。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到2028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24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7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82%。  二级市场方面,数据宝数据统计,A股市场涉及GPU业务的概念股合计20只。截至昨日收盘,〈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