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王晓东:时代在进步,如何推动教育从“筛选”走向“激活”
== 2025-7-3 14:11:44 == 热度 206
才。这种能力,往往无法通过统一考试评价,却可以通过模块化课程、技能实训、产教融合等方式持续培养。
  “高考唯一性”应被终结,教育多元化时代到来
  高考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了重要的社会任务。但如果我们仍将其视为唯一通道,将所有人才评价与资源配置捆绑于此,就等于把一切希望押在一次比赛、一套题目上。这种“唯分数论”不仅不公,更不智。
  我们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以激活潜力为目标,以技术为工具,以多元路径为支撑,以终身学习为保障。大学可以不再是四年制围墙,而是灵活进出的能力平台;课程不再是统一模板,而是因人定制的成长系统;老师不只是灌输知识的人,更是激发创造力的引路人。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将“学习权”视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非少数人的机会。比如河南的孩子、山西的孩子、内蒙古草原上的孩子,他们不应因起点不同被判定未来,而应有平等的机会去点亮自己的特长,走出各自的路径。
  在教育稀缺地区率先试点“激活型大学”,打通产业出口
  为了推动这一转变,国家可以选择在人口多、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如河南中部——建立新型“激活型大学”作为教育制度改革试验区。这类大学不再以统一分数为唯一门槛,而是采用灵活、综合的多元遴选机制,接纳不同背景、不同天赋的青年。
  教学方式以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模块化课程(Modular Curriculum)和AI辅导系统为基础,实现“边学边做”“个性化进度”“即时评估”。课程内容聚焦数字技能、AI应用、生物健康、清洁能源、制造业自动化等前沿领域,紧贴国家战略产业方向。
  更重要的是,这些大学应与高科技企业和高水平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即参与真实企业或科技研究项目,通过“导师+AI助教+企业实训”三位一体的体系,完成从“潜力识别”到“能力落地”的全过程。
  这不仅将大量未被传统高考体系吸纳的青年重新激活,也将为地方产业输送真正“可上手、能迭代、懂协同”的新型人才。
  这类试点大学既是教育公平的突破口,也是科技战略的“人才蓄水池”,未来更有望成为“技能跃升”和“区域振兴”的关键引擎。
  结语
  我们正站在一次深层教育文明转型的起点。技术给了我们工具,产业提出了新需求,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与制度上的勇气。唯有跳出“筛选谁更好”的旧思维,迈向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