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年变迁: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 2025-7-8 8:41:31 == 热度 197
来,行业龙头出手增持公司股份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据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30日,2015年以来重要股东净增持超1亿元的公司逾400家。7家公司净增持金额逾百亿元,分别是浦发银行、万科A、中航机载、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国投电力等。此外,中信证券、东阿阿胶、雅戈尔、东方盛虹、荣盛石化等行业龙头净增持金额均超30亿元,这些龙头公司股东的净增持行为不但有利于市场稳定,而且给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传递出积极信号。程成指出,股东减持是一种合理的诉求,有很多上市公司仍处于家族控股的阶段,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较高,如果看海外科技巨头,创始人也是一路减持,持股比例远低于国内。大股东减持对中小股东造成伤害,本质是信息披露不充分造成的。“监管近些年也加强了对股东减持的规范,新规将大股东减持与分红、股价挂钩,亦拉长了减持周期,有效稳定了资本市场。”程成认为,“未来,我认为需要加强机构投资者力量和长期投资理念,有效承接大股东减持造成的股价冲击。另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加大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多元化退市机制正在建立退市机制是市场生态“净化器”。2015—2020年,A股市场年均退市公司不足20家,低质公司出清效率低下。2022年、2023年退市公司数量增至40家以上;2024年退市公司数量增至52家,创历史新高,退市原因也从单一的财务类退市(如连续亏损)扩展至交易类退市(如面值退市),2024年后者占比超70%。这一变化表明,市场对企业的质量要求不仅体现在财务指标上,也体现在市场认可度和交易活跃度上。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是退市公司数量增加和退市原因多样化的直接原因。2018年和2024年的退市新规,明确了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细化了退市情形,推动了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新“国九条”进一步强化退市执行力度,提高退市标准,加速低质企业出清。随着退市制度的不断完善与严格执行,监管部门对退市全链条的监管力度也正持续加码。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多次强调要从严打击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问责追“首恶”,从严处罚“关键少数”,包括强化退市后监管。需要关注的是,监管层对于退市公司的违法违规问题始终秉持“一查到底
=*=*=*=*=*=
当前为第4/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