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努力破除“小循环”更好拥抱大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三
== 2025-7-9 8:34:24 == 热度 194
场活力的作用逐步显现。   用好“两只手” 善于算大账   得益于山东省将“市场壁垒清零”纳入地市考核,将“招标公平性”纳入营商环境评估,山东瑞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康对一个变化深有感触。   “过去在山东省内跨市投标,不同地区要求企业重复购买加密电子锁,增加了成本和流程复杂度。自前年山东省统一接口互认后,一把电子锁即可全省通用,投标效率大幅提升。”王康说。   破除地方保护,尤需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让政府更有为,完善要素平等获取的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才能让市场更有效。   在山东广饶,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线上受理”模式,让外省权利人跨地域维权“只跑一次”;成渝通过信用标准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规则,便利企业跨区域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针对知识产权、网络交易两大热点领域,首次联合发布执法指引……   地方保护的背后,有政绩考核的压力、地方财政的焦虑和资源竞争的本能。厘清权力边界、弥合利益鸿沟、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尤为重要。   不久前,赛富乐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Micro-LED显示芯片和模组项目在安徽省六安市六松现代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是六安市与上海松江区建立“财税分成、统计分算”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的第一个工业项目。   “我们希望通过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转出地和承接地共享产业发展的经济成果。”六松现代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综合部部长洪钊说。   根据机制约定,由松江推荐落地六松现代产业园的企业,其产生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财税收入地方留存部分,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等统计指标,按六安市60%、松江区40%的比例实施共享分成分算。   一些地方干部表示,要持续推动绩效考核、财税体制、要素市场化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地方保护的原始动力,引导地方政府算大账、谋长远。    弹好“协奏曲” 共下“一盘棋”   上海发布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要求立即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江西印发实施指导意见,规范地方违规实施财政奖补、税费优惠、土地优惠及违规举债、过度配置资源等招商引资不当行为;江苏不依赖于单一“税返招商”,更多依靠“生态+资本”的全新招商组合……   如今,越来越多地方认识到,搞“政策洼地”、建“小市场”,不仅让企业产生套利冲动,也容易让自身背上债务压力,最终
=*=*=*=*=*=
当前为第3/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