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多地加码布局——十万亿海洋经济驶向高质量发展“蓝海”
== 2025-7-9 10:02:56 == 热度 191
3+5+X”的世界级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到2035年,海洋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球沿海城市前列,全面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海洋城市。   据悉,上海提出的“3+5+X”海洋产业体系里,“3”是指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航运服务业和海洋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5”是指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业五大新兴产业,“X”是指未来深远海资源类产业和未来深远海融合创新产业等海洋未来产业。   除上海外,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也在通过多种形式布局海洋经济。   2024年,浙江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经济发展厅。2025年,浙江开始深入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   广东省前不久召开的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培育壮大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力度打造现代海洋企业矩阵,不断巩固拓展产业优势;融合升级海洋服务,聚力发展海洋文旅,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持续优化拓展涉海服务保障,推动海洋服务业提升水平、提高效能。   山东省也在积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提出要统筹陆海区域联动,加快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持续抓好威海、青岛蓝谷、日照等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山东特色海洋城市群,建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等战略平台,推进海洋经济向内陆延伸;统筹抓好科技创新,加快建设以崂山实验室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深水、绿色、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深化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海洋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石绥祥表示,下一步,应加快推动海洋领域增量政策和已出台的存量政策落地显效,大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业界认为,随着政策红利的深度释放,以及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动能澎湃,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蓝色支点”。(记者梁倩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