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润达生IPO迷局:未盈利却估值百亿元,是创新先锋还是资本泡沫
== 2025-7-11 8:19:20 == 热度 197
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赵文娟 北京报道 近期,排队近三年的恒润达生在科创板IPO进程中迎来新动态,该公司是继禾元生物之后,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以来,又一家采用该标准冲刺上市的未盈利企业。 这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创新药企,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十年,主要深耕恶性血液病及实体肿瘤治疗领域。不过,截至目前,恒润达生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处于无营收、无利润状态,且持续巨额亏损。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恒润达生预期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持续亏损。公司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上市后亦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未上市就面临退市风险 恒润达生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创新药企,主要深耕恶性血液病及实体肿瘤治疗领域,以自主研发CAR-T细胞治疗产品为先导,同步布局CAR-NK等国际前沿技术的产品开发管线。截至目前,恒润达生处于新药研发阶段,一无产品上市,二无主营收入,三无企业盈利。 2022年至2024年,除2022年有其他业务收入9.43万元外,公司无主营业务收入。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74亿元、2.83亿元、1.88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9.0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年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1859.93万元、2043.45万元、2065.59万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6.80%、-7.20%、-11.00%。其中,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金额分别高达645.87万元、1622.33万元、1837.79万元,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可以说,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如同为公司净利润“输血”,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亏损带来的冲击,减缓了净利润的亏损程度。 与众多处于亏损状态的创新药企相同,恒润达生除了尚无产品上市外,巨额研发支出是造成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规模较大的首要原因。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达到2.42亿元、2.56亿元和1.52亿元。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研发投入,业务运营也消耗了大量资金。2022至2024年,恒润达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9亿元、-2.26亿元、-1.41亿元。受此影响,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流动资产规模大幅缩减,截至2024年末,可使用的货币资金仅为7151.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