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北芯生命冲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业绩扭亏与隐忧并存
== 2025-7-18 4:47:45 == 热度 189
结合为介入治疗手术提供了精准指导,相较于仅单纯冠脉造影指导的介入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法经历了长期且深远的技术变革,创新技术的出现不断解决未被满足和新增的临床需求。从财务表现看,北芯生命近年营收也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45.19万元、1.84亿元、3.17亿元。作为核心产品,FFR与IVUS虽贡献了主要营收来源,但收入结构呈现明显分化。  其中,FFR系统(平均销售单价在3000元左右)同期营收从0.81亿元下降至0.7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从87.31%大幅下降至24.48%;而IVUS系统于2023年及2024年开始进入升级联盟集采,虽然平均销售单价2022年的6496.62元下滑至2024年的269636元,不过销售大幅增长,同期营收从0.09亿元激增至2.17亿元,成为新的营收核心。  进入2025年一季度,随着主要产品商业化的持续推进及IVUS带量采购后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上涨104.9%;同时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86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28%。不过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仍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7.36亿元,盈利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有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禾元生物的业绩表现,北芯生命在最新一季度已率先录得正向净利润,这一业绩亮点可能使其顺利通过上交所审核的概率更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北芯生命也需直面市场竞争。近年来,波士顿科学、雅培、飞利浦等国际品牌凭借在心血管领域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及市场推广的先发优势,一直在全球市场拥有较高市占率。而国产品牌因进入市场时间较短,尚在成长与市场开拓期中。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IVUS市场有10个已获批产品和1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产品,除远大医药的Novasight Hybrid Catheter、微创踪影Outsight (离见 )一次性使用血管内超声诊断导管、英美达一次性使用血管内成像导管Innereye外,所有实现商业化的IVUS产品均进入医保目录,部分产品被纳入集采范围。  此外,国内近年来上市产品多为基于影像的FFR,而以雅培、飞利浦为代表的直接测量FFR(压力导丝)厂商在市场耕耘多年,直接测量FFR的临床教育与应用基础较好。不过业内预计国产FFR厂商的创新设计使产品性能和易用性提升,在临床诊疗中患者的获益和
=*=*=*=*=*=
当前为第2/4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