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头部厂商效益提升 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喜
== 2025-7-23 19:57:19 == 热度 193
场份额与二线厂商间差距逐步拉大,市占率提升。    技术差异化布局显成效    在行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背景下,差异化技术布局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多家中游材料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业绩增长。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7.5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15.73%至26.53%。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提升,客户对公司精密结构件订单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深化降本增效举措,运营效率与利润水平同步提升。近日,公司表示在固态电池领域具备相关技术储备,并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受益快充产品布局的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业绩表现更为抢眼。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32亿元至3.01亿元,同比大增235%至335%。公司称,随着锂电负极材料产能释放,叠加下游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快充车型及储能市场需求爆发,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同时降本增效措施推动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万联证券高端装备行业分析师蔡梓林认为,目前锂电池中游材料环节竞争激烈,仍处于持续磨底阶段,在下游需求增长,产品价格逐步企稳趋势下,负极材料及辅材环节有望率先实现盈利修复。中游材料环节低端竞争关键在于产品同质化以及供需不平衡,通过技术创新及国际化布局,可以实现行业竞争格局优化。技术创新方面,如当前固态电池、快充技术持续突破,有望带动材料体系升级。    出海与降本双线发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27.3GWh,累计同比增长56.8%。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81.6GWh,占总出口量64.1%,累计同比增长26.5%。    具体看,头部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如中创新航在6月份全球交付量突破5.5GWh,其中出口占比大幅提升,达18.2%。    “企业通过拓展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