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八条”后首家未盈利企业过会!千亿面板大佬二次创业再获IPO
== 2025-8-14 23:40:18 == 热度 205
的发展空间。 宋向清表示,西安奕材IPO过会,体现了科创板审核从“利润导向”向“技术价值导向”的转变,这种“重技术、重未来”的审核逻辑,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也为风险资本投资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研发周期长的行业提供了参考框架。 今年上半年业绩已经回暖,拟募资49亿元投向第二工厂项目 今年上半年,西安奕材毛利回暖。财报数据显示,今年1—6月,西安奕材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45.9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9.43%。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行业逐步回暖,西安奕材产能继续攀升带来产销持续稳定放量,驱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提升至企业设立以来的新高。同时,随着该公司工艺技术持续迭代以及规模效应进一步释放,其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综合考虑行业筑底回暖的逐步传导、在手订单价格、产品单位成本下降规划等因素,西安奕材预计,2025年1—9月营业收入将呈稳步增长趋势,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持续同比收窄,经营业绩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AI、5G等新兴技术驱动全球晶圆厂扩产,12英寸硅片需求持续攀升。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其出货面积占比超75%,且全球前五大厂商(信越化学、SUMCO等)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格局。 招股书显示,西安奕材第二工厂(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设计产能50万片/月,预计2026年达产,届时,西安奕材总产能将大幅增至120万片/月。 本次科创板IPO,西安奕材拟募资49亿元,并将全部投入第二工厂项目,将较大程度提升西安奕材的未来盈利能力。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12英寸硅片是目前国内外的主流产品,本身就具有较大的战略价值,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未来业绩成长空间。西安奕材IPO过会,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力和自给率。 宋向清表示,西安奕材第二工厂产能顺利爬坡,不仅将逐步缓解国内晶圆厂对进口硅片的依赖,还有望通过出口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提升中国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话语权。 王东升为实际控制人之一,此前曾带领京东方改制、IPO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创始人王东升的带领下,西安奕材一直备受投资机构关注。在其多轮融资过程中,包括芯动能基金、中信证券、建投投资、金融街资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知名机构,先后进入该公司股东名单。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