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IPO发审向“新”倾斜 现场检查威慑力持续提升
== 2025-10-16 12:51:45 == 热度 192
半导体两家公司被抽中现场检查。截至目前,年内被抽中现场检查的首发企业增至16家。在早前的3月和7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分别组织了今年前两批次的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签工作,共有14家企业被抽中,截至目前,尚无一家通过审核,也没有一家企业撤单。但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有11家企业的审核状态为“中止审查”。根据规定,首发企业检查的抽查比例为在审企业的20%,现场检查主要聚焦于企业财务真实性、内控规范性、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方面,包括财务数据真实性问题、关联交易与业务独立性问题、核心技术及科创属性问题、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杨德龙指出,全面加强IPO现场检查等准入口监管,坚持“申报即担责”原则,能够强化对于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合规“威慑力”,促使发行上市的申请更加谨慎合规,降低“带病申报”的风险。不仅在“入口”从严把关,“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全面从严监管,正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全流程监管的新趋势。在针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方面,以财务造假为代表的重大违法行为是严打的重中之重。利用两个市场发展壮大当优质企业排队冲刺A股的同时,也有不少公司选择赴港上市。9月以来,已有64家公司递表港交所,其中包括20余家A股上市企业,覆盖了医药生物、通信、食品饮料、汽车等多个行业。已有11家A股公司在年内实现了“A+H”两地上市,募集资金合计916.89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蓝思科技的实际融资额居前,合计占今年港股IPO总融资额的五成以上。“A+H”本轮热度持续升温,得益于政策红利的释放、企业路径的拓宽和全球资本回流三重驱动。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指出,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其战略动机不仅限于融资渠道拓展,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构建“A+H”双融资平台,实现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协同发展,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师刘刚认为,从A股到H股上市浪潮将长期改善港股市场结构,优质公司会吸引更多资金沉淀,强化香港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和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沉淀,实现优质公司与资金的双向正循环。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