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资本市场合力打通创新“血脉”
== 2025-10-28 7:14:46 == 热度 189
让优质科技型企业重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创新为舵,合力为帆。展望“十五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锚定新航向。资本市场各方参与者勠力同心、向新而进,以包容之心拥抱科创、以改革之力破局前行、以奋斗之姿谋高质量发展之道。
增强改革包容性 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为起点,中国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级日益强大。
确立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建立小额快速融资制度、创设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企业……在一系列包容创新的制度推动下,“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近五年,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批硬科技企业上市,助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募资达532亿元,有力支持了集成电路产品创新研发和扩产,同时牵引、带动一批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设计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百济神州的抗肿瘤药泽布替尼已成为首个全球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国产新药,惠及18万患者。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
与时俱进,包容纳新。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以来,资本市场以更大的包容性、适应性,进一步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先后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试点,还将进一步拓展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今年6月以来,沐曦股份、摩尔线程等国产GPU芯片龙头冲刺科创板IPO已顺利过会。本源量子、星河动力、
=*=*=*=*=*=
当前为第2/5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