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风光装机破17亿千瓦绿电攻坚再提速
== 2025-11-2 16:44:05 == 热度 191
量常态化”特征日益显著。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构建起多维度保供体系:在电源侧,上半年合计投产支撑性电源1700万千瓦,为度夏保供筑牢基础,同时新能源午间顶峰能力显著增强,午间时段全国新能源平均出力超5亿千瓦,可支撑约三成用电负荷;在负荷管理侧,部分省份通过精准施策,在用电极端紧张时段保障供应稳定。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进一步介绍,“源网荷储”协同发力的保供新模式成效显著。在市场层面,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4.9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4%,102万家市场主体通过价格信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电网侧,跨省跨区调配机制畅通电力“大循环”,如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首次以现货交易形式调配180万千瓦绿电驰援长三角,新疆光伏借助“时差匹配”支援京津晚高峰,7-8月川渝地区获跨省支援电力超800万千瓦;在发电与负荷侧,“高峰高价”机制激励发电企业提效,山东60万千瓦以上机组实现非停率、受阻率“双零”,上海完成国内首次城市虚拟电厂百万千瓦规模调用,甘肃450家工业用户通过错峰生产填谷占比近10%,多端联动化解了万亿级负荷压力。
充电设施加速建设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成为发布会另一焦点。谭洪江介绍,截至9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806.3万个,同比增长54.5%,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枪6.8万个,国庆假期日均充电量同比增长45.7%,有效满足出行需求。
技术突破与业态创新为充电体验升级提供动力:单枪功率超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加快普及,全国已建成超3.7万台,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300+公里”;智能充电与车网互动技术取得突破,17个省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聚合资源1943万千瓦,建成双向充放电桩3832个,电动车化身“移动充电宝”,低谷充电、高峰卖电。
此外,六部委近期联合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在充电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截至9月底,全国前10大充电运营商中8家为民营企业,其运营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0.7%,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
当前为第2/2页
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