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有科技试飞eVTOL成功,通信科技解锁低空经济新机遇
== 2025/11/14 16:23:08 == 热度 190
经济基础建设的产能缺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震有科技投身低空经济,正是瞄准了低空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攻坚需求,携手地方政府共同推进低空经济系统建设。
震有科技曾公开表示:“低空经济不是简单的飞行器制造,而是一个涉及基础设施、飞行器制造、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的完整生态系统。震有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通信、信息集成和指挥调度技术,打造低空运营的‘智慧大脑’,护航低空多场景业务落地。”
目前,震有科技已推出自主研发的低空指挥调度系统,并持续进行迭代升级。该系统定位为“地面枢纽与后勤中枢”,融合飞行调度、设施监控、物资管理与数据分析能力,实现空地全链路实时联动。该体系不仅满足本地低空枢纽的调度需求,还可依托低轨卫星实现跨区域、长航时的稳定通信与导航,为全国范围低空经济运行提供底层支撑。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信息通路,低空经济推动卫星互联网时代到来
低空经济基础建设的另一重要素,是通信技术的升级。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地面蜂窝网络(4G/5G网络)有效覆盖高度上限为150m,而低空空域的高度为1000m以下。如果要充分利低空空域,就需要搭建有效覆盖低空全域的“空联网”。同时,低空航行环境面临着气象条件多变、建筑物及障碍物众多、电磁环境复杂等问题,需要更精确和可靠的通信、导航和监视手段来确保飞行安全和效率。
我国当下的低空通信主要采用5G-A通感一体技术,通过升级5G基站的信号角度,将有效覆盖高度提升至了3000米,解决了垂直维度空白的问题;通过将通信与感知能力融合,使基站同时具备通信传输和雷达感知功能,实现对无人机、飞鸟、空飘物等目标的实时监测和精准定位。
然而,偏远地区无信号覆盖、城市建筑造成信号盲区、电磁干扰信号传输等问题依旧无法在5G-A通感一体技术框架内解决,这也意味着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无法得到保障,低空经济无法真正落地。
不受地形环境限制、低延时的卫星互联网,是低空经济绕不开的必要基础设施,而震有科技是国内极少数有能力参与建设的科技企业。
目前震有科技正攻坚卫星载荷、地面信关站以及终端侧的多项关键卫星通信技术,探索将现有5
=*=*=*=*=*=
当前为第2/3页
下一页-上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