谊安发布智能通气技术体系
== 2025-4-11 15:56:16 == 热度 187
中证报4月11日,在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现场,谊安正式发布基于AI驱动的智能通气技术体系。作为深耕机械通气领域23年的全球化企业,谊安此次整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经验,推出四大核心技术,直击当前机械通气领域六大核心痛点,为危重症救治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据悉,在ICU临床场景中,机械通气作为生命支持的核心手段,面临着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六大痛点:通气个性化受阻、撤机时机难定;人机不同步隐患;肺部区域监测不足;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并发症防治棘手。
针对上述临床难题,谊安推出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与硬件设备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通气全周期的技术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四大核心技术:全流程智能闭环通气技术、智能人机不同步识别与预警技术、多维监测融合的肺部评估及预警技术以及云边协同的AI辅助决策技术。
谊安的全流程智能闭环通气技术,依托基于千万级临床数据训练的AI模型,可自动生成符合患者个体特征的初始通气参数,并通过压力、容量、呼吸力学等12项实时监测指标,以每秒200次的频率动态调节参数,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通气模式升级。搭载的智能脱机评估模型,可提前4小时预警撤机失败风险,将撤机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
谊安的智能人机不同步识别与预警技术借助对10万+例呼吸波形数据库训练的AI算法,可自动识别窒息、双重触发、反向触发等7类典型人机不同步事件,识别准确率达98.7%。实时预警界面结合可视化波形分析,为医护人员提供精准干预建议,有效降低人工监测负荷与漏诊率。
此外,谊安的多维监测融合的肺部评估及预警技术,创新性整合电阻抗断层成像(EIT、肺顺应性、驱动压等多维度数据,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肺不均一性评估模型,将传统事后评估的EIT技术转化为前瞻性风险预警工具,可提前6小时预测肺损伤发生概率,实现从“损伤治疗”到“损伤预防”的范式转变。
谊安的云边协同的AI辅助决策技术,采用“云端算力+边缘计算”协同架构,云端平台可处理PB级临床数据并持续优化AI模型,边缘端设备满足毫秒级实时推理需求。通过医疗云平台,基层医院可共享三甲医院的通气管理经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实现通气治疗的同质化管理。
谊安此次发布的智能通气技术体系,是其继2023年推出首款国产高端有创呼吸机后,在危重症救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