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理财2025Q1季报解读:春潮涌动,韧性彰显
== 2025-4-25 20:33:16 == 热度 194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理财2025Q1季报解读:春潮涌动,韧性彰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负债端:Q1季末回表+债市回调,影响理财规模读数截至2025Q1末,理财时点规模为29.1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8000亿元。Q1春节取现需求+银行存款冲量对理财造成一定挤出,特别是理财季末回表行为使规模读数偏低;债市波动也使得理财3月中下旬周度规模连续小幅下降。Q1回表力度同比减弱。2025Q1理财公司季末回表共1.1万亿元,同比下降约3000亿元。随着“手工补息”叫停及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上限下调,目前季末引导理财回表的方式显著减少,回表力度减弱或成为长期趋势。3月债市波动对理财净值和规模的影响较为可控。2025年3月16日当周破净率升至年内高点(4.84%),略小于2024年10月高点(5.60%),理财规模从3月9日到3月23日共下降约2000亿元,影响相对可控,我们认为或主要受益于理财底层持有的低波资产。年初至今“最小持有期”产品仍为增长最快的品类。4月重启增长:高点已超2024年,但增速或有下降理财季末回表的规模在4月初如期“恢复性增长”。截至4月20日理财规模为30.84万亿元,已超过2024年内最高点(30.11万亿元)。4-5月份是居民理财的“大月”,我们预计其规模在5月仍将进一步增长至31.5万亿元左右,但在高基数和催化剂减少的影响下,增速或不及2024年。严监管预期下,市场份额不断向理财公司集中。2025Q1末尚未获得理财子牌照的中小银行理财规模降至3.4万亿元,市占率为11.67%;共有215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较年初减少3家。意味着理财份额不断转移至理财公司(市场前三仍为招银、兴银、信银),在投资端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对于信用债下沉普遍较为谨慎,极少下沉至隐含评级AA(2)以下。资产端:被动加大债券仓位,估值整改或影响风险偏好预计全年持仓延续“存款降、债券升”。受2024年监管收紧协议存款、手工补息存款、同业活期存款的影响,理财底层的“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而债券(不含同业存单)占比较年初微升至43.89%,占比上升0.39pct,非标占比较年初微升至5.60%,占比上升0.18pct。我们测算2025Q4、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