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科创板IPO遭17问,恒坤新材冲A疑点多
== 2025-5-20 20:20:30 == 热度 195
  排队数月后,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坤新材”)科创板IPO迎来最新进展,公司于近日披露了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在问询函中,上交所围绕公司核心技术和技术来源、采购和供应商、现金流量等17方面问题展开了追问。据悉,本次冲击上市背后,恒坤新材2022—2024年银行存款与银行借款资金余额同时高企。另外,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账面余额接连增长,且存货周转率始终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针对相关问题,恒坤新材方面于5月20日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采访。  借款、存款同时高企  上交所官网显示,恒坤新材科创板IPO于2024年12月26日获得受理,2025年1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在问询阶段排队4个月后,公司于5月19日更新披露了招股书,并对外披露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据了解,恒坤新材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01亿元、8984.93万元、9691.92万元。  “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所处的半导体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二者作为关键基础材料,发展前景光明。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也为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  另外,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恒坤新材银行存款分别约为6.03亿元、6.19亿元、6.54亿元;银行借款分别约为1.01亿元、3.46亿元、6.33亿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恒坤新材分析同时存在借款和大额存款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大额资金闲置或使用受限等情形。  恒坤新材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存在大额存款的原因系公司2022年完成股权融资后形成较大规模的货币资金储备,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确保日常运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配置了低风险、收益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理财产品具有期限固定、收益可预期、风险可控等特点,且公司明确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策略,符合长期资金规划中对安全性及收益性的要求。  同时,恒坤新材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保持适度借款规模主要基于业务扩张和战略发展需求。随着业务规模增长,日常营运资金需求持续增加;同时,为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和支持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需要稳定的资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