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长加速!这家国家级“小巨人”冲刺科创板IPO
== 2025-5-21 16:58:41 == 热度 195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正从科幻概念逐步走向现实应用,多领域商业化落地取得了显著进展,华为、小米等科技巨头和汽车厂商纷纷入局,多项国际国内首创产品成果涌现。 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专注于打造“人人皆可自由使用的机器人”,被誉为国内“协作机器人三杰”。 2023年5月份,节卡股份递交的招股书被上交所受理,其计划于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已历经一轮问询,但尚未进入上会阶段。 图1:节卡股份IPO项目进程 来源:上交所官网 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近年来,在工业自动化需求日益高涨、工业机器人产品稳定性提升及成本优化的催化作用下,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以及销售额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趋势。 根据IFR数据,2023年全球机器人市场销量达到54.1万台。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稳中有升及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术进步,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新型分支,协作机器人是一种能够与人类在同一空间内协同工作或互动的机器人,属于广义上的工业机器人在具体细分应用场景下的一个分支。受益于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等方面的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三大环节。 其中,上游核心零部件产业包括减速器、控制柜、伺服系统三大关键核心零部件及其它核心零部件;中游为工业机器人整机;下游系统集成产业主要集中于市场规模较大、电子化程度较高的工业自动化领域。 根据IFR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行业主要为3C电子(占比约23%)、汽车制造(占比约25%)、金属机械制品(占比约14%)等。 图2: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来源:招股书 从国内市场来看,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相较于德国、日本、美国等制造业强国起步较晚,但 随着国内研发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工业机器人自主化进程不断加快。 其中《“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研发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5年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实现翻倍,这意味着届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500台/万人左右。 根据IFR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国内工业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