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热议:财政政策怎样在投资与消费间寻得稳增长最优解
== 2025-5-25 22:26:23 == 热度 188
(原标题:经济学家热议:财政政策怎样在投资与消费间寻得稳增长最优解)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财政政策应该如何通过稳投资、提振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的讨论不绝于耳。日前,在第105期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与会经济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等难题,财政政策要在投资与消费间找到平衡,形成合力。经济学家们针对财政政策发力投资和消费的侧重点各抒己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秦聪代表CMF发表的一份专题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物价运行显示消费低迷且部分工业领域存在产能过剩,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需求偏弱。同时,最终消费虽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25年一季度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51.7%,但仍有提升空间,且消费率与投资率存在错配,家庭住户私人消费率远低于国际水平而投资率偏高;消费需求不振体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行、消费者信心低迷及居民储蓄倾向上升,而投资领域则存在拉动能力较弱的问题,如投资乘数普遍不高、一些地方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无法回本、企业效益不佳、产能过剩及民间投资意愿不足等。秦聪建议,财政政策着力与投资和消费实现从“区分着力”到“形成合力”的转变。具体而言,需理性看待投资并提升其效率,认识到投资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创新,政府投资应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同时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发挥中央与地方积极性,加强顶层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并针对经济发达省份更新基础设施开展试点。继续落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投资重点,如“两重”项目等,并探索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等,以及乡村全面振兴、补短板和新基建的投资潜力。在消费提振方面,建议长短期措施结合,短期可发放消费券,长期则侧重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审慎使用税收工具,特别是避免对高收入群体过度减税,而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此外,政策协调同样重要,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并完善地方政府考核制度,引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从短期看,2025年我国要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