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多部门详解新举措
== 2025-5-27 23:20:54 == 热度 197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题: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多部门详解新举措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谢希瑶
商务部近日印发《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更好促进国家级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国新办5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有关部门介绍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
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建设国家级经开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布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开放力度、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增强。到2024年,国家级经开区达232个,创造地区生产总值达16.9万亿元人民币。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工作方案共提出四方面16项政策举措,把国家级经开区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力争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示范。
“对外开放方面,工作方案鼓励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外商投资,支持数字服务出口,建设内外贸融合发展产业集群、国际枢纽物流中心。”凌激说,同时加大先行先试授权,支持经开区与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优先安排品牌活动等。此外,指导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
数据显示,目前全部国家级经开区中,有外资企业超6万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9.9万家;2024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72亿美元,进出口10.7万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全国的23.4%和24.5%,国家级经开区外贸外资“第一梯队”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凌激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持续打造“投资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