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摩尔线程叩响科创板大门:国产GPU“独角兽”的破局与突围
== 2025-7-1 17:33:20 == 热度 197
  6月30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更新一则信息:成立仅五年的国产GPU“独角兽”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这家被业界称为“中国英伟达”的芯片企业,拟募资80亿元投向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研发项目,标志着国产GPU赛道迎来首个冲刺科创板的头部玩家。  五年狂奔:从“复仇者联盟”到全功能GPU领跑者  摩尔线程的崛起堪称中国芯片创业潮的缩影。2020年,时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的张建中,携原英伟达GPU架构师张钰勃、生态建设核心推手周苑等核心团队,在北京中关村悄然创立摩尔线程。公司核心研发人员超50%来自英伟达、AMD、微软等国际巨头,平均行业经验达15年,这支“复仇者联盟”仅用11个月便完成首颗全功能GPU“苏堤”的流片,创下国产GPU研发速度纪录。  技术路线选择上,摩尔线程选择“全栈突破”战略:其自研的MUSA架构集成AI计算、图形渲染、科学计算、视频编解码四大引擎,打破国产GPU长期偏科AI算力的局限。2022年推出的消费级显卡MTT S80成为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国产显卡,可流畅运行《黑神话:悟空》等3A游戏大作;2023年发布的夸娥(KUAE)千卡智算集群,则支撑起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需求。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形成覆盖桌面级(MTT S系列)、数据中心级(MTT T系列)的完整产品线,信创市场占有率突破60%。  资本豪赌:80亿募资背后的“生死时速”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从0.46亿元飙升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但同期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持续超300%,2024年研发费用达13.59亿元,占营收比重309.88%。  为突破美国“实体清单”封锁,公司被迫将晶圆代工从台积电转向中芯国际,7nm以下制程获取受阻后,张建中曾在内部信中坦言:“这是创业以来最黑暗的时刻。”  资本市场的押注却愈发激进。成立至今,摩尔线程已完成6轮融资,累计募资超65亿元,投资方涵盖红杉中国、腾讯、字节跳动、中移资本等产业巨头。此次IPO前,公司Pre-IPO投前估值已达246.2亿元,位列2024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