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南下掘金!年内扎堆举牌港股,战绩不凡获15%超额回报
== 2025-7-8 8:16:08 == 热度 202
华夏时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险资扫货式举牌成为2025年资本市场最强劲的资金流。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保险资金年内举牌次数已达19次,对比去年20次的举牌总量,今年仅用半年时间便几乎追平。银行股与公用事业板块成为主战场,钢铁等周期行业的龙头也悄然进入视野。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今年险资举牌潮中,资金大规模“南下”港股。在政策持续加持与高息股强劲吸引下,险资年内14次举牌港股上市公司。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99家保险公司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总规模达7622亿元,并录得15%的平均收益率,港股正成为险资获取超额回报的“掘金地”。 “险资举牌行为是保险资产负债再平衡、长期资金价值投资的体现。”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7月7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险资在强化收益的同时,更应加强对估值、安全边际、退出机制与合规边界的审慎评估,尤其中小险企更需在“风险偏好、负债特征、投研能力”三者之间形成稳健的匹配体系。 险资举牌潮涌 7月第一周,就已有两家上市公司接连被险资举牌。7月4日,〈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000932,华菱钢铁)
href=/000932/〉华菱钢铁(000932)一则公告搅动资本市场——信泰人寿持股比例悄然越过5%举牌红线。 信泰人寿从今年1月开始悄然吸筹,3月突然发力买入1.34亿股,4月再加仓1.76亿股。七个月持续操作后,最终通过7月增持的69万股达成举牌线。 不过,钢铁、煤炭等强周期行业通常价格波动较大、经营稳定性弱,与险资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朱俊生认为,险资对这类行业的配置并非全局性,而是战术性、结构性参与。险资关注的是个别行业龙头,如华菱钢铁、〈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600188,兖矿能源)
href=/600188/〉兖矿能源(6
=*=*=*=*=*=
当前为第1/6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