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从齐鲁银行到杭州银行,股东减持银行股说明了什么?
== 2025-7-18 12:09:10 == 热度 187
如何看待股东对银行股的减持?或者说,股东减持银行股说明了什么?
最近,银行股遭到股东减持一事受到市场的关注。7月13日晚,齐鲁银行发布公布,重庆华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2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043.81万股,即减持比例不超过该行总股本的1.10%。按发布公告时齐鲁银行的收盘价6.42元/股测算,重庆华宇有望套现3.88亿元。
而7月15日晚,杭州银行发布股东减持公告称,中国人寿拟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0,789,430股(含本数),即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0.70%。按公告当天杭州银行的收盘价16.92元/股计算,中国人寿此次套现的金额达到8.60亿元左右。并且通过这次减持后,中国人寿不再持有杭州银行的股票。
短短两、三天的时间,相继有齐鲁银行与杭州银行两家银行发布股东拟减持股票的信息,这一减持动态显然受到市场的关注。毕竟近年来,银行股一直都是股市的中流砥柱,A股市场在银行股股价稳步推升的同时也走出震荡走高的走势,因此,市场上突然传来银行股遭到股东减持的消息,投资者难免会表现得较为敏感。
如何看待股东对银行股的减持?或者说,股东减持银行股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投资者确实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要忽视股东对银行股的减持,同时也不要过度夸大股东减持银行股对市场的影响。个人以为,股东减持银行股,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
其一,一家公司上市后,其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的退出不可避免。从两家银行宣布减持的股东身份来看,都是新股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老股东,这些股东虽然持有银行的股份,但却并不干预银行的经营与发展,他们扮演的就是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的角度,追求的就是公司股票上市后带来的巨额溢价财富。而公司股票上市后,这些股东都会陆陆续续地选择退出。
如齐鲁银行的股东重庆华宇以及杭州银行的股东中国人寿,他们就是这样的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两家银行成功上市后,择机退出就是两位股东所要做的事情。实际上,这次减持并不是两位股东的首次减持。如齐鲁银行的股东重庆华宇,早在2024年7月,齐鲁银行就曾发布公告称,重庆华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369.89万股股份,减持比例不超过其总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