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国防军工行业点评报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核聚变项目建设有望迎来订单放量
== 2025-7-23 18:17:13 == 热度 191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国防军工行业点评报告: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核聚变项目建设有望迎来订单放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2025年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变公司”)在上海举行挂牌成立大会,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与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申彦锋共同为这家注册资本达150亿元的“国家队”企业揭牌。在成立仪式上,中核集团、中国核电、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7家央国企宣布联合注资114.92亿元,其中中核集团以知识产权和现金出资保持50.35%控股地位,中国核电投资10亿元持股6.65%。这家定位为全球聚变能源开发引领者的企业,将依托我国核能三步走战略(热堆-快堆-聚变堆),重点推进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环流四号等重大项目建设。选择上海张江科学城作为总部,整合长三角地区科研资源,凸显国家布局的前瞻性。作为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聚变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经重组后转型为聚焦聚变能商业化的创新主体。其股权结构呈现央企主导+多元参与特征:除控股方中核集团外,昆仑资本持股20%成为第二大股东,上海聚变、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地方国资和产业资本合计持股近30%。这种架构既保障国家战略主导权,又引入市场化机制。根据公告,该公司将承担四大核心职能:统筹聚变工程总体设计、建设技术验证与数字化研发平台、开展关键设备攻关、搭建资本运作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中核集团注入的30亿元估值知识产权,主要来自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中国环流三号技术成果,该装置今年4月已实现1.6亿度电子温度突破。聚变公司的成立将加速产业链商业化进程。据核聚变工业协会数据,全球行业投资总额已达71亿美元,而我国此次百亿级注资规模,我们预计将带动超导材料、磁体系统等核心环节订单在2027年前实现倍数增长。目前西部超导、安泰科技等企业已深度参与ITER国际项目,其高温超导带材产能有望通过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进一步释放。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外溢效应:聚变研发衍生的高温等离子体控制、强场磁体等技术,正在开辟医疗设备、新材料等更大级别新市场。随着核聚变资金陆续到位,以及上海等地配套政策出台,行业正从实验室走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