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观察
== 2025-7-23 18:31:22 == 热度 193
改革越深入,对开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开放水平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80条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先行先试,80条措施已基本落地,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经验”。
为用好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经验,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将试点成熟、成效显著、风险可控的77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试验区,再一次站在了改革向深、创新向实、开放向未来的历史前沿。记者近日深入上海自贸试验区,探寻上海“自贸经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蓬勃脉动。
制度创新“试验田”
夏日炎炎,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毗邻的南港码头上,24岁的滚装码头驾驶员郭晓刚,驾驶着一辆新能源轿车,从码头开上滚装汽车船“内斯特之光”,很快这艘船就装载着1600多辆中国出口的汽车前往南美。
2025年7月2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南港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驶向一艘滚装货轮。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明确,试点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展区港一体化管理,允许在口岸区域开展物流和加工,取消货物堆存期限限制。
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临港码头运营部计划调度科经理龚亮说,得益于“区港一体化”模式,结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线径予放行”政策,一艘满载量为5000辆汽车的滚装船通关时间能节省约一天半,由此带动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2025年7月2日拍摄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新华社记者 杨有宗 摄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主任科员袁乾鹏介绍,随着从“船等车”变为“车等船”,今年上半年,上海南港外贸进出口车辆达29.3万辆,同比增长32.58%。
根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这一措施被明确推广到全国的其他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