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元商业航天“元老”冲刺科创板,为什么是现在?
== 2025-8-4 20:11:42 == 热度 199
时隔多年,在冲刺IPO(首次公开募股)的赛道上,再次出现了民营运载火箭企业的身影。 近日,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成为竞逐“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的种子选手。 在“造火箭”这条赛道上,蓝箭航天可能是国内最接近SpaceX的民营企业。SpaceX在火箭回收技术的研发与实践上一马当先,而在国内民商火箭企业中,蓝箭航天已完成两次垂直起降回收试验,并在全球首次实现液氧甲烷火箭成功入轨。 胡润研究院6月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以200亿元的估值位列榜单第418位。然而,商业航天广泛存在的亏损难题仍然无解。碧桂园公告显示,2023年及2024年,蓝箭航天净亏损额分别达到11.77亿元和10.15亿元。 “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已成为资本市场对商业航天赛道特征形成的共识。与此同时,商业化缓慢也拉长了行业的发展周期,加大了企业对资本投入的需求。近年来,政策层对商业航天寄予“新增长引擎”的厚望,但获取更多耐心资本支持仍是业内的期盼。 上市,显然是商业航天企业“解渴”的重要手段。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提出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的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商业航天企业冲刺IPO打开突破口。 另一方面,政策层加大商业航天支持力度,恰逢行业商业化节奏提速之际。根据备案报告,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6月,彼时正值中国商业〈a class=singleStock
target=_blank onmouseover=javascript:tip.createStockTips
(event,hs_000547,航天发展)
href=/000547/〉航天发展(000547)热潮的起点。十年过去了,行业已基本走过了“从0到1”的产品阶段,市场需求加速浮现。 目前,蓝箭航天旗下有“朱雀二号”与“朱雀三号”两款运载火箭:“朱雀二号”为国内首款具备商业化运营能力的民商液体火箭,已进行5次飞行;“朱雀三号”则是公司下一代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 与多数国内民营火箭企业“先固后液”的产品研发路线不同,蓝箭航天从一开始便瞄准液体甲烷火箭的研制目标,公司创始人兼CEO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