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兴业证券张忆东:南向资金改写定价逻辑港股中长期上涨趋势确立
== 2025-9-3 10:03:28 == 热度 188
 2024年以来,A股与港股走出罕见的“交替领跑”行情,打破传统联动模式。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正悄然重构港股定价逻辑,推动市场生态从“外资主导的离岸市场”向“内资在岸化”深刻转型。港股当前处于多重利好共振的关键窗口期,有望开启中长期上涨行情,建议围绕科技、消费、红利与创新药四大主线布局。   内地资金南下趋势仍将持续   去年以来,中国权益市场仿佛正上演一场“双城记”:A股与港股不再简单同步,而是在交替领跑中提升整体资产吸引力。张忆东认为,这种节奏差异背后是内外资话语权的微妙变化,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正在悄然重构港股的定价逻辑。   张忆东表示,从历史数据看,两大市场虽存在底层逻辑的关联性,但中短期节奏差异显著,这种“和而不同”的特征在近一年半的行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回溯行情演变轨迹,张忆东表示,2024年一季度港股率先开启反转行情,恒生指数季度涨幅领先A股主要指数,领先优势一直延续至“924”行情前,随后两大市场形成共振向上的态势,共同助推中国权益资产吸引力上升。进入2025年,市场分化再度显现,前5个月港股表现持续强于A股,互联网、新消费和创新药等板块轮番上演结构性行情,同期AH股溢价指数持续收窄至6月底的120点左右,创下近年新低。   资金结构方面,传统上,A股市场以内资为主导,对政策催化和产业趋势反应更为敏锐;港股市场则长期受外资流动影响,其估值体系更容易受到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扰动。而2024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正在逐步重塑港股的定价逻辑。   张忆东认为,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表面原因是港股行情的赚钱效应提升,港股市场生态环境发生改变,优质企业赴港上市,为港股市场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南向资金的流入。截至2024年12月31日,消费、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在港股市场的流通市值总额高达169052亿港元,占据了港股市场流通市值的49.0%,而到2025年8月25日,这一比例进一步攀升至52.3%。   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国家积极赋能香港、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本轮南向资金流入港股呈现加速之势是从2024年开始并延续至今,保险资金通过OCI账户长期配置港股的特征明显。   2025年港股行情更加百花齐放,除高股息红利资产继续吸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