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发审向“新”倾斜 现场检查威慑力持续提升
== 2025-10-16 12:51:45 == 热度 191
记者 程丹今年以来,IPO过会率有所提升。截至目前,A股IPO企业上会数量为61家,过会数量为58家,95.08%的过会率较去年同期的85.37%上升近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严把入口关的监管导向下,今年已有16家首发企业被抽中接受现场检查。华北地区一名投行人士表示,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改革,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IPO常态化的同时推动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运用现场检查等方式严防发行上市“带病闯关”,借助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助力中国高质量企业发展壮大。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IPO企业上会数量为61家,过会数量为58家,过会率为95.08%,较去年同期的85.37%上升近10个百分点。3家未顺利过会的企业包括暂缓审议的优迅股份、泰金新能,以及取消审核的节卡股份。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在严格把控上市公司质量关的监管导向下,发行人企业“卡位申报”情况明显改善,排队上市的企业质量有所提高,过会率自然有所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自科创板的“1+6”改革政策发布以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GPU龙头摩尔线程从6月30日受理到9月26日过会,用时88天,创下2025年以来半导体领域审核最快纪录。而另一家光通信芯片企业优讯股份完成两轮问询仅用75天,审核响应速度显著提升。未盈利企业科创板上市路径进一步畅通,已有多家未盈利企业推进科创板IPO,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实现上市进程突破。在政策引导下,科创板正形成“核心技术突破+资本市场支持”的双轮驱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加速发展。随着西安奕材、禾元生物等企业相继启动发行程序,科创板成长层将迎来设立后的首批上市企业。上述投行人士指出,正加快推进的资本市场改革,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核心,引导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对于IPO的筛选标准从泛科技转向硬科技的精准识别,优先聚焦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筛选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具备核心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财务标准也从盈利导向转向现金流及技术估值,重点关注攻克技术壁垒、有长期盈利潜力的未盈利企业。全流程严监管信号更清晰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发布了今年第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电建新能、越亚
=*=*=*=*=*=
当前为第1/2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