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 2025-10-21 10:12:04 == 热度 190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题: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系列述评之四   新华社记者黄玥   2026年—2030年,“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14个“五年”串联起不同时期的奋斗篇章,“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意味深长:“把历史视角、战略思维,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谈及即将制定的新的五年规划,总书记说:“这实际上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尊重民意并且符合实际的全面系统的规划,并且有超强的执行力来落实这些规划。”   “有外国领导人对我说,中国有一大优势,你们总是制定各种规划,而且各种规划总是能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制度优势背后,是一茬接着一茬干的韧性。   《之江新语》里写着这样的深刻自觉:“要一以贯之,决不能朝令夕改”。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政贵有恒。描绘新时代万里长江图,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坚定:“只要坚持走,都会走到底,就怕来回来去改路线,什么时候能走到头”;擘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总书记明确要求:“决不半途而废,决不南辕北辙,决不回头倒退”。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从《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福州“3820”战略工程,到浙江“八八战略”,站在今天回望,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时领导编制的一个个长时间跨度的战略规划,决非着眼一时的孤篇,而是绵延不绝的实践续篇。   时间,在久久为功的累积中催生质变。   厦门从海防小城蜕变为开放窗口,福州从纸褙旧城发展为现代都市,浙江从资源小省转型为创新高地……它们以成功实践印证,“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大家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   大国复兴,志在千秋;跬步千里,积健为雄。   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候车厅,一座“千年轮”齿轮缓缓转动,走完一圈需一千年。它的起始日期被设定为2017年4月1日,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发布的日子。   “建设雄安新区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