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股三季报的“虚”与“实”
== 2025-10-28 6:59:59 == 热度 190
沪深300指数三季度飙升17.9%,上市保险公司利润随之水涨船高,但背后,会计准则切换正悄然放大业绩波动。截至2025年10月,中国保险业在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共振效应显著增强。近期,中国人寿、新华保险等上市保险公司陆续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利润增幅普遍在40%~70%之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亮眼数据背后,是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狂欢与会计准则放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市场波动性加剧,这种增长能否持续成为行业最大隐忧。投资收益成业绩主引擎,险资加大权益配置力度10月以来,上市保险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相继出炉,一片预喜之声。中国人寿公告称,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加约522.62亿元到731.66亿元。国泰海通证券分析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把握市场机会提升权益投资力度”。新华保险表现同样亮眼,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同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甚至连通常增长平稳的财险公司也加入高增长行列。人保财险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约40%到60%。净利润普遍高增的背后,投资收益成为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15.84%、29.88%,为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增长创造了有利环境。险资把握市场机会,显著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险资股票配置余额已达3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8.92%,较去年二季度末增长47.57%。高比例权益持仓为投资收益带来显著弹性,也进一步推升了整体利润水平。各保险公司在权益投资上采取了积极策略。中国人寿“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新华保险“增配能够抵御低利率挑战的优质底仓资产”,人保财险“适度增配具有长期价值的优质权益类资产”。上述投资策略在数据上为股票持仓比例显著上升。2025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险企股票持仓规模达1.8万亿元,占总投资资产比例升至9.3%,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新高。此外,险资入市意愿持续增强。今年以来,险资机构接连举牌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9日,年内险资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2次,已超过2024年全年。整体来看,险企红利风格偏向明显,十分青睐举牌银行、公共事业等板块的上市
=*=*=*=*=*=
当前为第1/4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