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资本市场“十四五”改革回顾与“十五五”前景展望
== 2025-10-28 7:24:50 == 热度 188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   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枢纽,我国资本市场在“十四五”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性变革。在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多层次市场体系持续优化、双向开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我国资本市场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跃升。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向培育新质生产力倾斜,资本市场将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做好实体经济的输血通道,更要成为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心、居民财富的增值平台和经济转型的驱动引擎。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实现系统性重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深层次需求,资本市场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在促进科技创新、投融资均衡发展、制度生态完善三大维度实现系统性重塑,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融资端改革方面,资本市场实现多维均衡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规模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升至31.6%,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我国融资结构正发生深刻变革,长期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格局逐步改善。   融资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体现在质量和效率上。2024年新“国九条”实施后,监管部门通过提高各板块上市标准、完善科创属性评价体系等举措,严把入口关,推动IPO市场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企业约560家,反映出市场准入环节的“过滤”功能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优质创新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以电子行业为例,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实现股权融资59家次,融资规模达691.87亿元,位居各行业前列。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也获得资本市场有力支持,资源正在向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领域集中。   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还得益于市场流动性的持续改善。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1.67万亿元,日均总市值换手率提升至4.10%,反映市场定价效率和资源配置功能持续优化。这种良性的发展态势,为更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从单纯的融资场所向
=*=*=*=*=*=
当前为第1/5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