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浙江再次高规格表彰50位民营经济人士,从这三位企业家窥见“浙商魂”
== 2025/11/14 17:22:30 == 热度 189
  11月13日,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包括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夏峰、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小敏、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明明等在内的50位省优秀建设者捧回了这一殊荣。浙江历来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高规格表彰民营经济人士的做法由来已久。今年是浙江第三次进行此类表彰。2018年11月和2022年1月,浙江分别表彰过55位和48位浙江省新时代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问道“浙商魂”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近年来,浙江民营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95.2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60.1万户,占比达96.8%。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发达的风险投资和民间金融、良好的创新创业与营商环境,各种“要素优势”厚积薄发,让民营企业敢闯高风险的前沿领域。2025年上半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85%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产业方面,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浙江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质是浙商精神与文化基因的现代化表达。浙江民企起初多从个体私营企业户起步,历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营和集体包括乡镇企业的大规模“改制”,从骨子里形成了“不等不靠”的生存哲学和“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内生动力,这也赋予了他们极强的环境适应力。浙商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王永昌认为,浙商精神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在不同时代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但是,早期浙商所铸就的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拼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而这种“千方百计”,也是浙商与其他商帮群体最主要的区别。浙商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国辉一直敬畏于浙商这个伟大的群体。在他看来,从“四千精神”的筚路蓝缕,到“地瓜经济”的根深藤广,到数智经济的迭变重塑,一代又一代浙商,凭借敢为人先的锐气、搏击商海的勇气、扎根实业的底气,不仅书写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更塑造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基因,成为推动浙江和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受表彰的优秀建设者共50人,身份多元、覆盖广泛,包括民营企业家、新的
=*=*=*=*=*=
当前为第1/3页
下一页-
=*=*=*=*=*=
返回新闻列表
返回网站首页